中国知识产权事业令世界刮目相看

- 2017.08.14 -   Browse times :200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知识产权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关怀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告诉记者,这些年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都突破一百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商标注册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著作权登记量、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数量屡创新高,进入世界前列,使中国已经成功跻身世界知识产权大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对新时期知识产权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使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7月发表一篇题为《中国并非陈旧印象中的“山寨国”,将成全球知识产权领军者》的文章。文章说,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22位,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排名第一。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全球创业领军者的形象与其通常留给人们的“山寨之国”的形象恰恰相反。如此互相矛盾的原因就是中国过去30年来逐步加强了知识产权管理。

  “2015年中国各法院受理的民事知识产权案达到109386件。相比之下,美国约为14500件,只有中国的13%左右。”“中国如今越来越被选为非中国公司间专利诉讼的一个关键地方,因为诉讼当事人觉得他们在这里会受到公正对待。2015年外国当事人诉中国企业的专利案件中,胜诉率达到了81%。”在外电的报道中,长期以来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更加关注。

  “与前些年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可。”申长雨表示,虽然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时间较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我国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不协调、保护还不够严格等问题依然存在。与发达国家相比,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较少,布局还不合理。与经济发展融合还不够紧密,转移转化效益还不够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是当务之急。

  申长雨表示,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工作思路,全面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实现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协调联动。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动实现知识产权运用从单一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变,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建机制、建平台、促产业”工作思路。通过深化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解决好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问题”。

  前不久,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协会前主席韦恩·索邦在一篇文章中认为,中国现在可能还不是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的全球领袖,但正朝着该角色迅速逼近。“今后几十年中国完全有可能超过美欧成为全球知识产权的中心。”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知识产权大国,但还不是知识产权强国。在世界竞争新格局和国内发展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已经确定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申长雨表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三期叠加”,坚持“三管齐下”,推动“五个转变”。

  首先,目前我国正处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要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开创期、知识产权战略目标要如期完成的关键期和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攻坚期三期重叠的时期,我们各项工作要立足这个阶段性特征来谋划、推进和实施。其次,要坚持点线面结合、局省市联动、国内外统筹“三管齐下”。点线面结合要从面上展开、线上加强、点上突破。第三,在此基础上推动实现“五个转变”。“十三五”时期,要加快实现知识产权创造由大到强、由多到优转变;知识产权保护由不断加强向全面从严转变;知识产权运用从单一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变;知识产权管理要从多头分散向更高效能转变;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从积极参与向主动作为转变;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加强了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支撑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申长雨表示,知识产权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也是国际贸易的标配。目前,中国已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6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我们要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这个全球性框架下发挥好我们的作用,用好“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和一系列双边合作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总之,在新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发展,为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创新发展大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申长雨强调。(科技日报 记者 乔地)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c) 众星蓝图 版权所有 陕ICP备14076112号